据媒体报道,发生事故的新兴煤矿在瓦斯浓度达到1%的超标条件下常常是依旧继续作业,在瓦斯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仍不让工人撤离,等着瓦斯浓度降下来再继续挖,漠视瓦斯事故警戒线。
政府对于多晶硅产业进行调控,将使得产业运作更秩序化,亦将提升多晶硅料源质量,对全球多晶硅市场有正面助益。尽管业界纷预期2010年太阳能光伏市场景气将较2009年好转,但多晶硅市场受到政府汰弱留强政策持续执行影响,以及太阳能料源市场竞争愈趋激烈压力,恐将再淘汰部份竞争力不足的多晶硅业厂商,预估恐仅剩5~7家得以继续运作,其中,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35美元、生产不符合环保条件规定的厂商,淘汰压力很大。
目前国内仍是全球多晶硅厂密度最高地区,不过,主要代表厂仍是以徐州中能、洛阳中硅、新光硅、峨眉半导体等不到10家厂商为市场观察重点。中国多晶硅产业2010年将出现巨烈变化,由于受到金融风暴影响,加上2009年下半年中央进行宏观调控,抽掉财务支持,原本约有逾20家真正运作的多晶硅厂,近期已有约有一半厂商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预计2010年在既有政策及市场竞争激烈压力下,多晶硅厂恐将仅剩5~7家可继续运作。受到宏观调控因素影响,原本约20多家真正运作的多晶硅厂,如今实际继续运作厂商约仅剩一半,许多厂商目前呈现半停工或全数停工状态,尤其是年产能规模不及3,000吨的厂商,由于政府明文规定不支持中、小型厂,导致厂商纷受困于资金不足,复工机会不大。2009年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使得原本正在萌芽的多晶硅产业,首度面临产品销售无门压力,使得原本约有50家正在生产及计划投入厂商,在金融风暴来袭后,约剩下一半厂商,许多欠缺生产能力或尚未真正投产的多晶硅厂,快速撤离市场,2009年第2季末随着景气回春,原料源市场渐活络,多晶硅厂终于可暂时喘口气。自8月初政府开始提升半导体头尾料、废晶圆进口门槛,使得多晶硅需求转向国内当地料源,刺激多晶硅市场热度,不过,8月底中央宣布宏观调控,将多晶硅列为调控产业之一,导致诸多不符合明列支持条件的厂商,经营更加辛苦,尤其资金取得管道被设下一道道关卡,让不少多晶硅厂资金后援无力,进而使得对外来料源需求增加,促使国际多晶硅价格止跌回稳
按照巴厘路线图,发展中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发达国家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陈迎表示,只有接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资金机制的援助,如全球环境基金等,才需要接受国际监督。近年来中国矿产品遭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包括出口欧盟国家、美国、韩国的镁砂、氟石、碳化硅、刚玉、碳化钡、二氧化钛颜料等。
前几年,我国石材、萤石产品出口遭遇欧盟各国反倾销调查,使这些产品出口市场被迫萎缩,甚至被封杀在欧盟市场之外。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外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和被执行反倾销措施最多的是化工产品、贱金属制品(主要是钢铁),还包括运输设备、矿产品、陶瓷制品等,其中涉案金额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就包括贱金属制品(18%)、矿产品(9%),而贱金属制品和矿产品所占比重仍呈明显上升趋势。除了铝材,今年8月欧盟宣布对中国输欧铝合金轮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如果调查成立,中国铝合金轮毂将被连续5年加征33%的反倾销税,这意味着中国铝合金轮毂将在欧洲市场彻底失去价格优势,最终不得不退出欧洲市场。据中国商务部的数字,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起,至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被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达140多大类、4000多种,其中矿产品和贱金属制品首当其冲。
其他典型案例还包括:欧盟在1999年对云南省出口的黄磷矿提起反倾销诉讼。这一事件,使业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全球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制裁上。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应该在矿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上下工夫,扩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坚决杜绝矿产品出口中一等资源,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现象。这种贱卖资源之痛告诉我们:一方面,我国矿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某些矿产品过量生产,多头出口,最终使我国成为国际矿产品出口屡遭反倾销指控,且损失惨重。西方国家在近乎白用中国资源的同时还对中国反倾销制裁,这该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低价竞销,授人以柄。2004年,我国辽宁镁碳砖出口欧盟就遭受到反倾销调查,致使4家企业被欧盟最终裁决征收2.7%~27.7%不等的反倾销税。
具体到近期我国铝型材遭遇反倾销制裁事件,除了澳大利亚,我国铝材出口市场在非洲、亚洲、美洲也都遭遇了反倾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2000年12月,欧盟宣布对中国输欧焦炭征收32.6欧元/吨的反倾销税,2008年欧盟再次对中国焦炭确立了5年的反倾销税。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外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同比上升26.7%,遭反倾销的产品中不少是资源型产品,甚至直接就是矿产品。而美国在对华反倾销案中,金属锰出口最高被征收143%的反倾销税。
中国矿产品出口的反倾销之痛近日,澳大利亚宣布对从我国进口的铝型材实行临时反倾销制裁,加征16%反倾销税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中国按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成品油数量很小,对国内成品油供应影响很小。
周若洪说,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和数量都是按照进出口合同的数量和金额统计的,数量包含来进料加工贸易的数量,而一部分来进料加工贸易合同签订的金额并不是出口价格,而是加工费,导致按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除以数量算出的价格偏低。此外,海关统计的成品油口径不仅包含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还包括价格比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等油品,按此计算的价格与国内汽柴油价格没有可比性。
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9.8万吨,占30.5%。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若洪说,按海关统计的金额和数量计算的价格为不含税价,而国内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包含了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两者不具有可比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研究机构专家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27日作出回应称,成品油平均出口价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不具有可比性。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口成品油19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4%。近日有媒体根据海关总署的出口统计数字计算,今年1至8月中国成品油平均出口价为每升2.4元,仅为国内的36%。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成品油1912万吨,其中以保税方式出口1095万吨,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803万吨。
根据海关今年前3季度统计分析,中国国有企业出口成品油占同期中国成品油出口总量的68.1%。此外,周若洪说,海关统计的汽柴油出口价格并未包含进口国国内销售费用,因此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也不可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研究机构专家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27日作出回应称,成品油平均出口价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不具有可比性。根据海关今年前3季度统计分析,中国国有企业出口成品油占同期中国成品油出口总量的68.1%。
近日有媒体根据海关总署的出口统计数字计算,今年1至8月中国成品油平均出口价为每升2.4元,仅为国内的36%。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口成品油19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4%。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若洪说,按海关统计的金额和数量计算的价格为不含税价,而国内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包含了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两者不具有可比性。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9.8万吨,占30.5%。此外,周若洪说,海关统计的汽柴油出口价格并未包含进口国国内销售费用,因此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也不可比。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成品油1912万吨,其中以保税方式出口1095万吨,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803万吨。
周若洪说,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和数量都是按照进出口合同的数量和金额统计的,数量包含来进料加工贸易的数量,而一部分来进料加工贸易合同签订的金额并不是出口价格,而是加工费,导致按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除以数量算出的价格偏低。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中国按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成品油数量很小,对国内成品油供应影响很小。
此外,海关统计的成品油口径不仅包含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还包括价格比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等油品,按此计算的价格与国内汽柴油价格没有可比性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换发采矿许可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1月30日,在全省资源整合保留煤矿1064个中有776个已拿到采矿许可证,占保留企业数的72.9%。
近一个月来,省国资源厅把采矿许可证换发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抽调精兵强将,克服多重困难,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势突击,换证工作实现大提速,既定目标如期实现。在引起全国关注的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中,对肩负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换发采矿许可证的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它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复产、改造以及全国煤炭市场的兴衰,也关系到明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10月份换证起步阶段进展缓慢的严峻形势,省国土资源厅领导高度重视,向省政府立下军令状:11月底,各市上报资料要达到80%以上,换证率达到70%以上。在工商部门预核准企业名称774个中,已换证630个,占81.4%。全省整合后产能保留12亿吨,已换证形成产能9.5亿吨,占保留产能的79%。态度决定力度,力度决定速度。
全省11个市换证资料上报率均超过80%,办结率均超过70%。在国有八大煤炭集团整合后应换证408个中,已换证311个,占国有大矿应换证76.2%
在引起全国关注的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中,对肩负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换发采矿许可证的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它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复产、改造以及全国煤炭市场的兴衰,也关系到明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近一个月来,省国资源厅把采矿许可证换发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抽调精兵强将,克服多重困难,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势突击,换证工作实现大提速,既定目标如期实现。
态度决定力度,力度决定速度。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换发采矿许可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1月30日,在全省资源整合保留煤矿1064个中有776个已拿到采矿许可证,占保留企业数的72.9%。